close

 

  詩宋詞,是我們兒時學習古典文學踏出的第一步。今妄行盤點唐宋詩詞之上乘佳作,本篇晚輩便要挑戰明清文人一直爭執不休的一大公案——「唐人七絕壓卷之作」。

  曾參加過「中國詩詞大會」的陳更老師,在評價詩詞時有一句話深得晚輩之心:「中國詩詞講究四素,氣象、體面、血脈、韻度,即氣象渾厚、體面宏達、血脈貫通、韻度飄逸。」晚輩今精選首七言絕句,皆是將四素演繹臻至極致之極品,並特別附上個人賞析與評鑑。

雖說「文無第一,武無第二」,晚輩為使排名單純而深入,以藝術性(用字造語)和商業性(傳唱程度)為標準,抉擇出排名順序。如高人前輩有更好的選擇或晚輩盤點不當,懇請務必不吝指教。

10〈芙蓉樓送辛漸〉王昌齡

寒雨連江夜入吳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

洛陽親友如相問,一片冰心在玉壺。

  此詩雖為一首送別詩,但其中輕寫雙方的別離愁緒,重墨著眼出自己的高風峻節。少伯赴江寧丞任,好友辛漸則要北上洛陽,雙方在潤州分別,詩句書寫晨時餞別辛漸之情,細雨濛濛之景。

  首句,吳地夜裡,煙雨蒼茫,少伯心底愁緒亦如這濛濛夜雨,編織出了好一張愁緒之網,網中寒意沁入兩位別離友人心脾之內。

少伯不同於尋常詩人以實物描摹江雨欲來之細節,拋卻瑣物,以單純的想像入詩,單單一句便勾勒出一張寒意瀰漫的〈潤州江畔夜雨圖〉。

次句,天已破曉,辛漸將登舟北歸,一片水天相連的景象中,巍峨的楚山獨立於雨煙中。孤然聳立的楚山,正與少伯「不護細行,屢見貶斥」,但仍堅持自我的個性不謀而合。

  末二句乃是千古名句,南朝劉宋時,筆風俊逸的鮑參軍有詩〈代白頭吟〉云:「清如玉壺冰」。少伯妙用此典,臨別時以一片晶瑩剔透的冰心為喻,盼望辛漸能告知遠在洛陽的親友:「我的心仍如這冰心一般冰清玉潔。」這不僅是任官在外慣常的報平安,更是少伯表達對洛陽親友最深情的話語。

  不拘小節的少伯「謗議沸騰,兩竄遐荒」,但依然能在一再的失意下,永保光明磊落的品格,末兩句以含蓄的十四字叮嚀,在洗盡謗議的同時,道盡了其表裡澄澈信念。

 沈德潛《唐詩別裁》有言:「龍標絕句,深情幽怨,意旨微茫,令人測之無端,玩之無盡,謂之唐人《騷》語可。」在本詩得以充分體現。

藝術性:9.4 商業性:9.4 經典性:18.8

9〈江南春〉杜牧

千里鶯啼綠映紅,水村山郭酒旗風。

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台煙雨中。

  此詩融寫景與詠史於一爐,牧之一生以寫作七絕名重於時,本詩便是其中的上乘佳作。張曼娟老師有言:「金陵是六朝捧在手中的心。」本詩成功將金陵美景的絢爛及深邃概括其中,渲染地令人如痴如醉。

  首二句便將千里金陵之美景寫臻極致,牧之猶如手持相機,隨意取了幾景:恰恰鶯啼、叢叢綠樹、朵朵紅花、水鄉澤國、傍山村郭、飄揚酒旗,紅綠色彩、青山碧水、動景靜景皆囊括其中。牧之寥寥勾勒幾筆,便使讀者窮耳目之勝,將生氣勃勃的金陵描摹地濃艷動人,江南春景素來以多彩繁複著稱,牧之竟濃縮地這等精確,不得不佩服其深厚功底。

  首二句詠晴時春景,只寫盡了其風光旖旎,末二句以文化背景入詩,則追加了雨時春景,又寫盡了其迷離之美。四百八十座古剎,好個壯闊氣派的景象。南朝帝王多以佞佛聞名,以「和尚皇帝」梁武帝最是著稱,而牧之所處的晚唐時日,也有多位皇帝溺信釋教,仍大興土木營建佛寺。

 細雨迷濛,煙雨中的樓臺隱約可見,遊歷江南的牧之如若倒溯了三個半世紀,瞥見六朝衰亡之因,痛心疾首,而李唐朝綱的頹敗,更是重蹈覆轍,讀者似乎能聽見牧之面對這「南朝四百八十寺」的陳跡興發的浩歎,好不諷刺。

  牧之以結合金碧和潑墨二法的生花妙筆,創作出這幅穠麗和氣魄兼具的〈金陵春色圖〉之餘,還錘字煉意,借古諷今,真是「華麗與蒼涼並具」。

 王士禎《唐人萬首絕句選評》有言:「二十八字中寫出江南春景,真有吳道子於大同殿畫嘉陵山水手段,更恐畫不能到此耳。」貼切地評價出了本詩的價值。

藝術性:9.6 商業性:9.4 經典性:19

8〈早發白帝城〉李白

朝辭白帝彩雲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。

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

  「李杜詩篇萬口傳」,此詩亦是太白名篇,雖然句句寫景,但字字皆透著其歡快心境。安史亂時,太白因出任永王李璘幕府,流放夜郎,半途行至白帝城卻突然遇赦,隨著小舟的迅疾行船,望著兩岸晨景,喜悅之情躍然紙上。

  首句所言「彩雲間」不但凸顯了白帝城地勢之聳入雲霄更是太白浪漫詩風的一大體現,實為行船江上,卻彷彿漂浮雲端,更暗透著自己的未來,正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,由黯淡無光轉而重返光明。

 太白向來善用極其誇飾的筆法,次句「千里」、「一日」對比時空之懸殊已然是老生常談,但其心境更是非同一般。身為無意中背負謀反大罪的刑徒,江陵與太白本無甚瓜葛,但這一字「還」,卻親甚家鄉,便是因為遇赦而返。余光中老師有詩曰:「至今成謎是你的籍貫,隴西或山西,青蓮鄉或碎葉城。」既然太白出了此言,江陵倒是也可以添上一筆。

  末二句更是意境高妙,,太白之舟如離弦之箭,順流而下,三峽兩岸,猿猴長嘯,山巒疊嶂,但在瞬時之間皆被拋諸腦後,暢快之感滿溢筆墨之間。猿啼在詩句中多是悲鳴之音,「風急天高猿嘯哀」、「隔溪猿哭瘴煙藤」,但太白心境是歡快的,故連屬引淒切亦不存絲毫哀戚,反添蒼穹上空靈之風。

 再敘船行之快,但並不以正面書寫,「輕」一字的靈活運用不僅達到了此效果,更帶著太白官場失意後,歷經艱險後的人生感悟,既直寫情景,又抒發所感,韻味輕快悠長,行雲流水,真乃千古奇句。

  乾隆《唐宋詩醇》有言:「順風揚帆,瞬息千里,但道得眼前景色,便疑筆墨間亦有神助。三四設色托起,殊覺自在中流。」遂應了賀知章言之為「天上謫仙人」。

藝術性:9.3 商業性:10 經典性:19.3

7〈秋夕〉杜牧

銀燭秋光冷畫屏,輕羅小扇撲流螢。

天階之色涼如水,臥看牽牛織女星。

「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」是東坡對摩詰的評價,「詩中有畫」之人素來不少,但晚輩以為將之演繹至巔峰的詩人,唯牧之而已。「折戟沉沙鐵未銷,自將磨洗認前朝。」、「二十四橋明月夜,玉人何處教吹簫?」、「借問酒家何處有,牧童遙指杏花村。」這幾對錦句,都活似一幅幅精緻的圖畫,令人嘆為觀止,但若言及最精妙之作,莫過於本詩,四句詩句結合,便是一幅〈晚秋宮女幽怨圖〉。

首二句描摹的正是深宮裡的寒秋圖景:銀白色月光就如裊裊燭光晃動,映在屏風上,增了幾分蕭瑟而幽冷的色澤,而屏風上所刻劃的紋飾,也被照得涼意十足。「輕羅小扇撲流螢」,乃是牧之熔美感和敦厚於一體的錦秀文句:身披輕薄羅衣的宮女們在夜裡只得以撲螢為樂,足見其百無聊賴,極富畫面感。

手持團扇的她們,無非是後宮爭鬥的失利者,漢代才貌雙全的班婕妤有作品〈怨歌行〉:「新裂齊紈素,皎潔如霜雪。裁為合歡扇,團團似明月。出入君懷袖,動搖微風發。常恐秋節至,涼飆奪炎熱。棄捐篋笥中,恩情中道絕。」此詩即是班氏失寵於漢成帝,以「秋扇見捐」為喻的抒感之作,婉曲表達該行宮鮮受皇帝恩澤。

 倘若仍有「一表三千里」的異議,晚輩尚有科學上的鐵證:螢火蟲出沒之處,多是人煙罕至之處,故「腐草生螢」,平添了些許浪漫與淒涼。

末二句更是神來之筆,「天階之色涼如水」,寒氣襲人的深夜,色感和溫度感的加入,使畫面多了分讀者能親臨現場的真實性,宮女們感慨自己終只能如手中扇般被拋棄,只得趴臥於石階上,觀那天上牛郎織女星。

縱然身世不幸,但牛郎織女的故事撩動了她們的心,因此她們仍舊懷著對愛情的無限憧憬,封建時代女子的哀怨,盡入箇中。

針對「臥看」抑或「坐看」,學術界爭執許久,陸時雍《唐詩鏡》評曰:「『坐看』不若『臥看』佳。」晚輩思量許久,亦覺「臥看」更為合宜。於意境言,臥看較坐看更具愜意感,閒適情思躍然紙上。

俞陛雲《詩境淺說續編》有言:「為秋閨詠七夕情事。前三句寫景極清麗,宛若靜院夜涼,見伊人逸致。結句僅言臥看雙星,凡離合悲歡之跡,不著毫端。」便為本詩最貼切的註腳。

藝術性:9.8 商業性:9.6 經典性:19.4

6〈涼州詞〉王翰

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飲琵琶馬上催。

醉臥沙場君莫笑,古來征戰幾人回?

邊塞詩素來佳作甚多,而本詩向來為人傳頌,子羽之詩現存者僅十四首,唯有此詩膾炙人口,原因便是字裡行間透出的一番慷慨激昂之豪情。

首句用字十分單純,但這寥寥七字,讀者眼前彷彿鋪開了一席酒香撲鼻的飲宴,更何況飲宴之容器是西周穆王時西胡進貢的夜光杯,飲用之美酒是大宛釀造的葡萄酒,充斥著無與倫比的豪華氛圍。征人們沉醉於歡宴的熱烈氛圍中,正要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之際,樂手已然彈起了琵琶,旋律急促,跌宕起伏。

琵琶素為西域樂器,據說是為漢烏孫公主遠嫁昆彌而製的,作為途中馬上彈唱之用,長期以來,對本句有兩種解釋:其一,樂師馬上彈琵琶,乃是為了惡戰前的助興,其二,則是催促將士上馬出征,晚輩覺得第二種更帶有唐人特有的浪漫情懷,更傾向之。

末二句堪稱千年難遇的奇句,同時也最為難解,歷來詮釋甚多,《唐詩三百首》編者蘅塘退士孫洙評點為:「作曠達語,倍覺悲痛。」施補華《峴傭說詩》卻評價之:「作悲傷語讀便淺,作諧謔語讀便妙,在學人領悟。」晚輩比較站在施補華的角度,畢竟前兩句未嘗流露悲涼哀嘆之音,將歡飲畫面硬生生地轉為戚哀反戰,我的領悟是:生硬過度,流暢不足。

解此二句,不需闡述為哀嘆戎馬生活的朝不保夕,子羽渾然天成的詩句已指明了讀者解讀的方向:一番暢飲罷,席間眾人仍沉浸其中,其中有人感慨:「縱然是醉臥沙場亦無妨,畢竟自古以來戰事紛擾,那些出征的將士們,又有多少能凱旋返鄉呢?繼續喝吧!」

撰下此句時,子羽應也幻想著置身現場,鏗鏘有力地回答一聲:「好!」,脫離了身體軀殼,此時的他大概也猶如化身為豪氣爽朗的一員戰將,酣飲並享受其中吧。

王世貞《藝苑卮言》有言:「葡萄美酒一絕,便是無瑕之璧。盛唐地位不凡乃爾。」在短短一詩中足窺得盛唐氣象,子羽功底果真不凡。

藝術性:9.5 商業性:10 經典性:19.5

5〈送元二使安西〉王維

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
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

本詩為摩詰晚年名篇,亦是唐人送別詩絕唱,當時梨園子弟將之譜為樂曲,名曰:《陽關三疊》,其流傳之廣見諸眾多詩句,譬如樂天〈對酒詩〉:「相逢且莫推辭醉,聽唱陽關第四聲。」。

時值安史之亂,元二奉敕命前往安西都護府戍守,摩詰一路送別,自長安至渭城有一日行程,足見其情深意切。一切景語皆情語,這綿綿春雨彷彿替人垂淚,卻又不使路溼,營造一個離情依依的送別氣氛。

首二句摩詰單用「浥輕塵」三字便將雨時不長、雨勢不大的情況清晰地呈現於讀者眼前,「浥」字更是絕妙,不具絲毫造作之風,卻讓畫面充斥著潔淨清爽之感。

在綿綿春雨的滌洗下,路上塵埃皆被拂去,驛道上原就青青的垂楊更顯得別有「新意」,因柳色之新,環繞客舍,更添清新明朗的色調,好似生意盎然,一別別離時一慣滿溢的淒冷、黯然氛圍。

然而其中卻暗藏別離的感傷,一是道旁楊柳,古來《詩經·小雅·采薇》即有「昔我往矣,楊柳依依」之句,漢樂府橫吹曲《折楊柳》也深刻地表達挽留之意,唐人則於灞陵折柳贈別,表達惜別之情,二是次句的「客舍青青柳色新」七字,均以齒音構築,唸來細而尖碎,足使人心愁慘,所有的悵然,全由摩詰深不可測之妙筆,化於無形之中。

末二句將淒惻全揉入一杯釀滿別情的瓊漿中,想必摩詰已將離愁言及多次,想延宕分離前的最後一刻,千頭萬緒已不知如何開口,只能在臨行時脫口而出一句勸酒之語,此時主客兩方的不捨已凝結臻極致,「西出陽關無故人」,短短七字,五味雜陳,道盡了心底的一切心緒。

「盡」一字的運用更是將摩詰的深意表達地淋漓盡致,晚輩曾糾結於「進」與「盡」是否能夠互通,縱然都能解釋,然而意境卻差得遠了,「進」,飲也,只是單純地喝下一杯酒,「盡」,畢也,乃是喝乾一杯酒,陽關之外人跡稀少,在此一別,音訊全無,故「盡」一字使感情更加深沉,意味更加悠遠。

李東陽《麓堂詩話》有言:「作詩不可以意徇辭,而須以辭達意。辭能達意,可歌可詠,則可以傳。王摩詰『西出陽關無故人』之句,盛唐以前所未道。此辭一出,一時傳誦不足,至為三疊歌之。後之詠別者,千言萬語,殆不能出其意之外。必如是方可謂之達耳。」給本詩送上了最高的讚譽。

藝術性:9.6 商業性:10 經典性:19.6

4〈楓橋夜泊〉張繼

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。

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

懿孫的生平事蹟後代人所知甚鮮,傳世詩作僅四十餘首,獨本詩誦傳千年而不息,不僅登上鄉愁羈旅詩第一的寶座,甚至成了眾人學齡時必讀的「課本詩」。

首二句懿孫給了讀者六種意象,重墨著力於緊緊相連的感官描摹,將落第當晚泊船蘇州的慘澹秋夜濃郁地勾勒出來:月落時分,點明時間接近破曉、烏鴉啼鳴,為本詩添上哀愁之感、漫天霜華,更是沁入一番砭骨浸肌的寒意。

緊接著,江楓相伴、漁火四起,一靜一動、一暗一明,秋色層層堆疊、羈思漸漸漫漶,因此船上的詩人愁緒已滿懷,徹夜難眠,圓至《磧砂唐詩》有評曰:「『對愁眠』三字為全章關目。明逗一『愁』字,虛寫竟夕光景,輾轉反側之意自見。」短短十四字,所見、所聞、所感彷彿皆使讀者親臨這雋永詩境,真乃大師手筆。

曾有好事者對「月落」、「烏啼」、「江楓」的詮釋提出質疑:什麼「月落」是村舍名、「烏啼」是山岳名、「江楓」是橋樑名,這些是是非非可以寫成一篇文學考究論文,晚輩便不在此徒費筆墨了,只得說:「如若以往習得的那幅《姑蘇秋夜水村圖》是美麗的錯誤,晚輩仍會堅持這樣解讀,畢竟單純專有名詞的羅列構句,只會讓詩意頓消,境界大跌。」

末二句可謂造就了「寒山寺」成為一大名勝,如說詩僧寒山成為住持,是為小剎起了一個意境寂遠的名字,懿孫這聯詩句,便為該寺敞開了香客來朝的大門,多少人是因此知曉了它的名號?輕寫深沉曠遠的鐘聲,懿孫富有巧思,將夜晚的靜謐空靈凸顯地別有韻味,張曼娟老師說這是「樸素的白描,對比首二句的重彩,疏密錯落,就如綿密抒情的樂章間的一個休止符,渾融而幽遠。」落第才子的惆悵,盡在不言中。

永叔在《六一詩話》中提及一處疑問:「句則佳矣,其如三更不是打鐘時。」即便永叔是一代文宗,但對於此論點,後代文人紛紛提出異議,范元實《詩眼》還從《南史》找到半夜鐘的典故,胡應麟《詩藪》有評曰:「張繼『夜半鐘聲到客船』,談者紛紛,皆為昔人愚弄。詩流借景立言,唯在聲律之調,興象之合,區區事實,彼豈暇計?無論夜半是非,即鐘聲聞否,未可知也。」此言甚得晚輩之心。

余秋雨老師有文:東坡在貶謫黃州時,那闕〈卜算子〉使東坡自烏台詩案中小人的構陷中突圍,使其成熟,鳴響了千古傑作〈赤壁賦〉、〈念奴嬌〉的前奏。晚輩則覺得:〈楓橋夜泊〉使名落孫山的懿孫突圍了,無人記得該年的狀元是何人,千年後眾人銘記的是懿孫,他在文學史的長河中不朽。

俞樾〈新修寒山寺記〉有言:「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適廬來見,見則往往言及寒山寺,且言其國三尺之童,無不能誦是詩。」詩名遠揚東瀛而人人盡能吟誦,位居本次排行榜之殿軍,無愧其盛名。

藝術性:9.7 商業性:10 經典性:19.7

3〈寒食〉韓翃

春城無處不飛花,寒食東風御柳斜。

日暮漢宮傳蠟燭,輕煙散入五侯家。

名列「大曆十才子」之一的君平可能在現在並非一位廣為人知的大詩人,但本詩傳唱程度思毫不遜任何大詩人的名作,孟棨《本事詩》中提及一個故事:唐德宗時中書省提名請求御批中知制誥人選,德宗批覆:「與韓翃。」,當時名為韓翃者有兩人,德宗因此親書本詩,加註:「與此韓。」,一時間傳為佳話,本詩堪為君平的名片,足以窺得其受歡迎程度。

眾所皆知寒食節定於清明節前兩日,典故來自晉文公和介子推之事,首二句便是描寫暮春時節的長安城,花開柳拂,字裡行間透著一派生意盎然:惠風拂過枝頭、散入御苑,落花飛舞、垂楊飄逸,花瓣、柳絮吹送全城。

唐代的長安不僅幅員遼闊又繁榮活躍,是時值的世界第一大城,具體數據達86.21平方公里,但君平竟言道「春城無處不飛花」,雙重否定的妙用烘托出了整座長安城皆在濃郁的春意籠罩下,這是何等浪漫的筆法!

一般而言,風是無形無影的,特別是微弱而和暢的東風,它的存在,只能由飛花,斜柳而感知,君平筆下的春風卻十分搶鏡,在它的助力下,繽紛的春色好似突破了人與詩之間的藩籬,直撲讀者眼前!日後方回的「一川菸草,滿城風絮,梅子黃時雨」也是異曲同工之妙。

末二句筆帶辛辣卻不留痕跡,將諷喻之詩旨推展到巔峰:詩句中的「漢宮」自然指的是「唐宮」,唐人「以漢喻唐」的詩句實不計其數:樂天〈長恨歌〉:「漢皇重色思傾國」、「太液芙蓉未央柳」、子美〈秋興八首‧其七〉:「昆明池水漢時功,武帝旌旗在眼中」、〈兵車行〉:「邊庭流血成海水,武皇開邊意未已」。「五侯」則源出東漢桓靈時封侯的五位宦官,君平此指唐代權傾一時的宦官,唐代閹禍甚烈,自玄宗寵幸高力士後,中唐、晚唐時宦官跋扈專政、掌握禁軍、甚至可以廢立皇帝,足見其敗壞朝綱之劇。

寒食節時,家家戶戶皆不得生火點燈,然而皇宮卻帶頭破例,未達日暮之時,宮中便急忙分送蠟燭,權貴者亦能得此恩賜,燭煙嫋嫋娜娜,繚繞侯府,猶如讓讀者親歷府中見燭光、聞輕煙,平日宦官結黨營私、欺壓賢良的惡行如在眼前。

寒食禁煙,是中華文化沿襲已久的傳統習俗,但宦官親信們卻可以擁有點蠟燭的特權,君平深得風人之遺,僅以一聯詩句,怨而不怒地道盡對朝中閹黨專擅的憂心與不滿。

吳喬《圍爐詩話》有言:「唐之亡國,由於宦官握兵,實代宗授之以柄。此詩在德宗建中初,只『五侯』二字見意,唐詩之通於《春秋》者也。」君平此詩體氣高妙,堪稱子美之後,樂天之前又一委婉諷喻的詩匠,位居本次排行榜之季軍,真乃實至名歸。

藝術性:9.8 商業性:10 經典性:19.8

2〈出塞〉王昌齡

秦時明月漢時關,萬里長征人未還。

但使龍城飛將在,不教胡馬度陰山。

進入前兩名,晚輩心中的冠亞軍選擇究竟孰優已是歷來爭執已久的話題,在糾結許久後終於作出了抉擇,少伯「七絕聖手」、「詩家天子」的名號享徹浩瀚的文學史,本詩便是他作為邊塞詩人最經典的代表作,楊慎《唐詩絕句類選》:「『秦時明月』一首為唐詩第一。」李攀龍亦公推本詩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,足見本詩在明清文士眼中地位是何等崇高。

詩題〈出塞〉乃樂府舊題,據傳是漢武帝時李延年所作,少伯舊瓶裝新酒,廿八字中便氤氳著盛唐風骨,為邊關將士表達心中的吶喊,更有一番青出於藍的風貌。

首二句的意象是標準的朔北風光,大筆隨興勾勒幾筆,遼闊景致和蕭條風光猶在眼前:險峻的「關」、巍峨的「山」、皎潔的「月」,類似的意象太白筆下亦有「明月出天山,蒼茫雲海間,長風幾萬里,吹度玉門關」,但妙筆便在互文見義的「秦」、「漢」二字。秦漢的明月、秦漢的關隘,狼煙長燃,在秦漢時期伊始便從未止息,歷史感瞬時在此時滿溢筆墨之間,多了分凝鍊悠遠的感觸,太白的豪邁筆鋒登時就被如此的「神來之筆」比了下去。

無論是何時的男人,總是有戎馬報國的滿腔熱血,縱使病弱如長吉,也有高呼:「男兒何不帶吳鉤?收取關山五十州」之時,但少伯竟發出了「萬里長征人未還」的浩歎,千年以來,受到徵召的戰士,都要自萬里之外,奔赴邊關,因此當少伯遠眺著這座雄關要塞,腦中浮現的是軍侯府下,用累累白骨換來的所謂「不世功勳」。

就如余秋雨老師說的:「我相信,死者臨亡時都是面向朔北敵陣的;我相信,他們又很想在最後一刻回過頭來,給熟悉的土地投注一個目光。於是,他們扭曲地倒下了,化作沙堆一座。」這樣的的悲劇卻天天在邊塞的荒原上演,即便是師旅凱旋歸來,也有家人得接受「人未還」的殘酷現實。

末二句深刻表達了邊防不利的根本原因:朝廷用人不當,起用的將領草菅人命,將大批士卒送上不歸之途,因此不僅僅是少伯,更是遠自秦漢以來,每個人的共同願望:盼望戍防邊疆的,是像李廣這樣的「飛將軍」,禦敵有方,率領征人力抗外侮,如此一來,「不教胡馬渡陰山」,百姓也能過上安穩生活,實屬大氣之詞。

宋宗元《網師園唐詩箋》有言:「悲壯渾成,應推絕唱。」寥寥八字,卻道盡本詩神韻,作詩最難者便是在最關鍵處以最平凡的字句點石成金,綜覽本詩廿八字中,無一艱澀字詞,少伯卻將豐富的情感不著痕跡地鎔鑄其中,屈居本次排行榜之亞軍,實屬遺憾,因為還有一首七絕,在同一題材中,意味更見高妙。

 

藝術性:9.9 商業性:10 經典性:19.9

1〈涼州詞〉王之渙

黃河遠上白雲間,一片孤城萬仞山。

羌笛何須怨楊柳?春風不度玉門關。

邊塞詩素來佳作甚多,本詩同摘得亞軍的〈出塞〉相同,皆是表達對塞外征夫的濃厚同情、反映對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,不同於七絕聖手王少伯,季凌今只六首詩行世,而本詩不僅是其中巔峰之作,更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,章太炎亦盛讚本詩為「絕句之最」。

季凌與本詩在薛用弱《集異記》中有一浪漫的「旗亭畫壁」軼聞,日後還被渲染為雜劇《旗亭讌》,在唐詩近三百年的滾滾長河中,有三次華山論劍般的頂尖高手對峙:「彩樓之戰」、「旗亭之戰」、「金陵之戰」{},而「旗亭之戰」流傳最廣,晚輩將此事稍簡介之:季凌、少伯、達夫在一冬日相約旗亭飲酒,旗亭,酒家也,適時幾位梨園伶人正以時下流行之絕句來唱曲,三位便打賭以伶人演唱之詩篇數量畫壁以比賽孰詩名最盛,首位伶人唱少伯〈芙蓉樓送辛漸〉,少伯在壁上畫了一筆,次位唱達夫〈哭單父樑九少府〉,達夫亦在牆上畫了一筆,第三位唱少伯〈長信秋詞〉,少伯再添一筆。壓軸的是諸伶中最美者,季凌泰然道:「待此子所唱,如非我詩,吾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矣!脫是吾詩,子等當須列拜床下,奉吾為師!」語罷,此伶悠悠唱來,正是本詩,少伯、達夫均拜服。

首二句季凌將一幅《邊關風光奇景圖》深刻地呈現於讀者眼前,「黃河遠上白雲間」有雄奇之風,和太白「黃河之水天上來」不同,雖皆是比況黃河之波濤洶湧,但太白表達的是一股自穹頂奔騰而下的氣派,相較之下季凌筆下的黃河彷彿是迤邐地飛上雲端的,都是遠望黃河上游而思得之奇句,但自意境相比之下,季凌要小勝太白一籌,更得其源遠流長之意態。

在季凌廣袤的視野中,邊關位處黃河、高山的天險環繞下,足見其勢險要,山高萬仞,傲然矗立,更顯城池之小之孤,慘然和蕭索的感觸霎時充斥筆下,為接下來以景襯情的末二句埋下了伏筆。

在這一片瑰麗壯闊的景致中,季凌巧妙地引入了音樂性:彷彿有人以羌笛幽怨地吹著漢樂府橫吹曲《折楊柳》,縈繞四野,喚起了戍守士兵的思鄉之情,,邊地荒寒,連折枝青柳,遙寄遠方都是奢侈的夢想,隨著曲調愈趨戚哀,觸動的心境愈發淒絕,但「怨亦無用何須怨」,怨情之濃,可見一般。

楊慎《升庵詩話》評點末句:「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,所謂君門遠於萬里也。」在言及塞外苦寒之外,季凌以自然之筆流露出了君王對士卒的漠不聞問,雖然無法在其中尋得悲抑衰颯之感,卻愁煞讀者,含蓄地寫盡了戰士渴望君恩體察的酸楚,不言鄉字,卻滿溢鄉愁,季凌詩才之高,嶄露無遺。

少伯〈出塞〉寫此主題意境,有三個鏡頭:「秦時明月漢時關」一鏡倒轉時間、「萬里長征人未還」一鏡長拉空間、「但使龍城飛將在,不教胡馬度陰山」一鏡直照心底,然季凌本詩一鏡到底,以空間著眼,卻具備相同悠微的蘊意。

王士禛《唐賢三昧集箋注》:「此狀涼州之險惡也。笛中有《折柳曲》,然春光已不到,尚何須作楊柳之怨乎?明說邊境苦寒,陽和不至,措詞宛委,深耐人思。」獨占本次排行榜之鰲頭,當之無愧。

藝術性:10 商業性:10 經典性:20

{}:源出六神磊磊《翻牆讀唐詩》一書

其實唐人七絕實仍有許多是大作晚輩未提及的,希望改日有機會能與大家分享自己對這一諸經典名作的賞析,望列位先進不吝指教:

〈烏衣巷〉劉禹錫

朱雀橋邊野草花,烏衣巷口夕陽斜。

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。

〈泊秦淮〉杜牧

煙籠寒水月籠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

商女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後庭花。

〈長信秋詞〉王昌齡

奉帚平明金殿開,暫將團扇共徘徊。

玉顏不及寒鴉色,猶帶昭陽日影來。

〈夜上受降城聞笛〉李益

回樂峰前沙似雪,受降城外月如霜。

不知何處吹蘆管,一夜ㄓ。

〈離思〉元稹

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雲。

取次花叢懶回顧,半緣修道半緣君。

 

 

 

霜楓擱筆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德之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